崔如琢是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、鉴藏家,在艺术界颇具影响力,1944 年出生于北京,早年曾拜师国画大师李苦禅门下,系统学习传统中国画技法与理论,打下坚实基础。后旅居美国多年,在海外积极传播中国书画艺术,2000 年回国,专注于书画创作和艺术研究。 以积墨、泼墨技法著称,作品常展现雄浑壮阔的山水景象。通过层层积染墨色,营造出深邃厚重的层次感,泼墨的运用又使画面增添灵动与气势,如《太行烟雨》,展现出大山的磅礴气势与烟雨朦胧的诗意氛围。 善于运用积色法,色彩丰富绚丽,作品多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气象。笔下的花鸟栩栩如生,富有神韵,像《荷风盛世》,将荷花的高洁之美与盛世的祥和氛围完美融合。 以指代笔,独具特色,能展现出与毛笔绘画不同的艺术效果,线条变化丰富,具有独特的韵味。
织锦画
织锦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,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较为精美的织锦。长沙烈士公园三号墓出土的战国织锦,图案已经较为丰富 。 汉代是织锦工艺发展的重要阶段,出现了云气纹、动物纹等丰富图案的织锦。到了唐代,织锦工艺吸收了西域文化元素,色彩更加绚丽,图案题材也更为广泛,开始有以绘画为蓝本创作的织锦画雏形。 宋元时期,织锦画在工艺和艺术水平上达到新高度,尤其是缂丝技艺发展成熟,能够细腻地表现绘画的笔触和色彩层次,不少名家书画都被缂制成织锦画。明清时期,织锦画工艺进一步丰富,苏州、南京等地成为织锦画的重要产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