矾红彩是中国传统釉上彩瓷的重要品种,以氧化铁为呈色剂,经低温烧制而成,色泽红中泛橙,稳定且易于控制。该工艺创于明代嘉靖时期,清代康熙年间达到高峰,嘉庆后因技术衰退而渐趋暗淡,仅光绪时期略有起色。小罐的胎质通常细腻洁白,釉面莹润,器型多为实用与观赏兼具的小型罐类,常见高度在10-20厘米之间。
花卉纹线条豪放,构图疏朗,常见缠枝莲、牡丹等,花瓣边缘多留白或呈现锯齿状。例如明嘉靖青花矾红鱼藻纹罐,以矾红描绘鱼藻,线条粗犷,色彩对比强烈。
矾红彩在明代因铜红釉烧制技术衰退而兴起,嘉靖时期御器厂大量生产矾红釉瓷替代铜红釉。清代康熙朝进一步改良工艺,使矾红彩达到色泽华丽、笔触精细的境界,成为宫廷与民间常见的装饰手法。


仅供参考 自行甄别